之前本站发布过SA-1工程样机的部分测量。不过那台机还是有一些问题,而且本身工程机有个基本的测量放出就OK了……今天我又收到了船总的准零售版机器。于是赶紧进行一套较为完整的测量来展示一下这台“次世代耳放”的真正实力……各位看官请系好安全带,抓好把手,秋名山的车马上要发了……

内部图:
以下摘录开发者的介绍(并给我不以为然的部分进行了处理):
SA-1采用真正四路完全独立的全分立甲类放大器电路设计,纯模拟放大电路和纯模拟控制,没有数字控制带来的EMI干扰,为的就是忠实还原音乐的模拟味。
放大电路采用我们自行研发的class A(用耳机情况下大部分时候的确是A,但真的非常大的功率输出的时候应该还是AB)架构。差分输入管采用罗姆的超低噪声音频专用管子,大批量采购管子然后采用人工精密配对挑选,保证差分管的一致性。其他管子我们使用一致性非常优秀的贴片孪生管子,以保证有更好的性能。
末级输出电路采用多级电流放大,类似大功率功放的架构。每声道采用2对安森美驱动电流为4A的中功率管并联输出,保证足够低的内阻和强大的驱动力;大动态的时候也可以做到从容不迫。
完善的保护功能:过流,过载,过热,短路,直流保护,开机延时,关机的时候可以即刻切断输出继电器。
好了,船总吹的部分评价完,接下来进行测量(今晚先测量平衡部分):
4V部分没有区别直接沿用原来的测量:

5.2V下测一个极限性能:

124!124!124!加上A权有126!:

较高的最大输出电压(15.9V RMS)和低底噪低失真带来了近乎荒谬的动态范围测量数据:

THD+N扫频……表现完美:

频响是基本OK的,20HZ的下滑应该是隔直电路导致…… 不怕死的可以拆机插上跳线(非船总建议)


SMP互调VS幅度:和AP自环一致:

DIM动态互调,与AP自环一致:

串扰属于较好水平:

多音:

看下IMDSMP的频谱:

16Ω10W 32Ω5.5W 68Ω3.1W:



输出阻抗1.4Ω左右(低阻抗挡) 船总说是串了电阻 暂且相信这是调阴

【单端部分】
友情提示:这机器单端部分由于电路结构等原因,带载下测量和平衡部分差异明显,此机器推荐用全平衡!




快捷登录
第一 就等sa1改善生活了
這規格會不會太虛幻了!!!
牛啊,就是1w以上的失真驼峰是否要紧?
绝大部分耳机 用不到1W以上…… 能用到的KK之类的…… 电阻又比较高 问题不大
谢回复,是否与大功率下A转换到AB类设计有关?不知道HE6能推不
是 很明显就是在大功率下出现了一定的交越失真 但是在那个功率下…… 先关注耳机和耳膜吧 即使是HE6
明白,感谢。还是很值得期待的,特别是DR太变态了。
这大功率下低失真也太厉害了!尤其是高阻时
狼教授您好:D想来向你请教请教耳放搭配的,现在是susvara跟a90,想升级耳放不知道升级哪一款?这款怎么样?或者有没有更好的选项🦆
SA1挺好的 但是搭配这种事情…… 别问我 我是🐉人
多谢回复!我问到了一个也有这个放也有sus的,说声音会有点软,那有没有别的放推荐呢?功率大失真小的(最好还不是特别大)⊙▽⊙
功率大 失真小 SA1或者等A30Pro呗
现在是有a90,感觉上sa1可能提升不大?
我想问下,这全平衡电路接个四联alps电位器不会上下周不对称吗?
理解为DC偏移就好了
然后隔直输出……这……给管子配对意义何在?
这个和给管子配对没关系吧
确实,是我脑子短路了。话说这算是全对称OTL电路吗,单端带载失真变大是因为RCA单端输入吗,耳机的所谓平衡只是左右声道独立地线吧。
他这个 单端只用了平衡的一半……
DRV134该安排上了
49724请。drv系列太老了